

- 觀點 | Opinion more
-
貧困户吃了扶貧羊,村幹部想了這麼套對策
“上週跋山涉水給他搬了個小型農用機,過幾天就會有技術人員來駐村教他怎麼使用。技術人員還沒來,農用機沒了,我問哪兒去了?他説賣廢鐵了,幾萬一台的農用機啊!當時差點兒沒把我氣得背過去。”提到幾年前這件事,南部Y市某村的扶貧幹部依舊情緒激動。[全文]
-
返貧是個偽命題,扶貧組撤出後下一棒交給誰?
脱貧攻堅已經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以“攻堅”名義設置的一套政策體系就不需要了。國家針對扶貧的長效機制已經比較健全,如低保、大病救助、助學貸款等。有些地方擔心返貧,進而提出打造一支永不撤離的工作隊,這是多此一舉。[全文]
-
脱貧摘帽不是終點,得從“要我脱貧”到“我要脱貧”
我所駐的村委會擺脱貧困是減貧史上的奇蹟。而這個奇蹟,是駐村幹部、村委會幹部、鄉工作組同志、以及部分教師等相關人員用辛勤汗水和無私奉獻創造的。不過,脱貧摘帽並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全文]
-
果桑扶貧:人人能種的“懶水果”,如何形成產業閉環?
《山海情》中,閩寧村種植大棚蘑菇“投資小、週期短、賺錢快,只要你肯學,人人都能幹”,其實,這是建立在通路、通電、通水、政策優惠和科技賦能的基礎上的。在“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過程當中,還有許多類似的產業在因地制宜發揮過重要作用,本文要介紹的果桑產業就是其中之一。[全文]
-
“這個黃毛娃怎麼幫我們脱貧,下來鍍金才是真的!”
30多年的扶貧成果,無數中國人拿出了水滴石穿、愚公移山的韌勁,才將全面脱貧的那個圓,一點一點的拼了出來。這個圓裏有着太多的人與故事,有太多的酸甜苦辣。“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本文故事的主人公便是來自阿壩藏區達爾甲村的一根“針”。[全文]
-
駐村第一書記的媳婦兒“丟”了
在中國,共有20萬在基層奮戰的駐村第一書記,扶貧這項艱鉅的歷史任務承載着20萬人的汗水和心酸,他們在嚴格的考核和問責下完成各項任務,但歸根結底,這樣的消極動員和高強度工作不可持續,最後只會人人自危、畏手畏腳。[全文]
-
中國共產黨是一種新的文明樣態
中國大一統的文明傳統不容台灣長久分離,從2021年起,大陸在未來要逼台灣上談判桌,簽訂最終統一協議。大陸將採用宣佈戰犯、封鎖台灣等各種手段逼迫台灣。大陸不僅手段多得很,還要創造組合手段,包括宣傳的威懾戰等。[全文]
-
福山不靈了
疫情應對最好的地方是韓國、中國台灣、日本、越南和德國,他們不但像福山説那樣,政府有出色的執政能力,而且他們社會的貧富分化也不明顯。即便在拉丁美洲,相關減貧的政策也在疫情中證明了它的價值。[全文]
-
12年走出“汶川經驗”,我們是怎麼做到的?
經歷了大地震,汶川人民更加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健康的可貴。為此,我們堅持將災後重建、綠色發展與扶貧開發有機結合,堅持把災後重建作為扶貧開發的基礎抓牢抓實。[全文]
-
我在大山裏,見證一個貧困鄉村的“橙”風破浪
馬嶺二組的一位徐大爺,聽説政府要將河壩裏的水全部排幹統一種植甜橙,反應尤為激烈:“你在亂整哦!我絕對不得幹,你們這樣弄,以後村裏從哪裏搞得來大米吃!”[全文]
-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需要鄉村的再價值化
河邊村屬於結構性貧困,這是一個沒有富人的村莊,2015年,河邊村人均收入4303元,同年人均支出為5098元,舉村負債。村裏沒有人在現代市場經濟中致富,現代市場經濟卻對他們產生了衝擊。“要從根本上改變這種貧困,必須把他們接入到現代的列車上”。[全文]
-
張桂梅身後的貧困縣高中,面臨着都市精英難以想象的困局
早幾十年,包括我們讀書的九十年代,每個縣的高中都有足夠的各自為戰的勇氣、底氣和絕活兒。時過境遷,今天不同了。今天的縣高中,特別是貧困縣的縣高中,面臨着自下而上的優質生源匱乏和自上而下的地市層面對於縣域教育的擠壓和虹吸。[全文]
-
馬意駿看大選2020:特朗普拜登,你們的辯論是不是遺漏了什麼?
種族、能源政策、富人税,這些都是美國大選的常辯議題,但有一項重要議題總統大選卻從不關心:扶貧。當下美國社會的矛盾,多少都是貧困造成的?過去20餘年,問題愈發嚴重,但不論有多少抗議、甚至引發暴力,美國政客永遠不提及衝突的本質,底層民眾就這樣被遺忘了。[全文]
-
中國從疫情中站起,世界已不是原來的世界,怎麼辦?
從現在起到2049年還有30年,未來30年既是過去改革開放40年的繼續,也是建國71年發展道路的邏輯延續,更是跟建黨近百年的發展一脈相承。中國如果不犯戰略性錯誤,第二個百年目標的實現是可預期的。[全文]
-
貧困標準、基尼係數,五花八門的説法得理清楚
中國的扶貧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國際上也得到了不少肯定,但在輿論場上就部分問題探討時,還有爭議、誤區甚至謠言。下面就從標準差異、基尼係數和具體的社會保障措施上展開,看看貧困問題目前究竟是什麼狀況。[全文]
-
沒有全民的健康,就沒有全民的小康
中國基本實現了全民的養老和醫保,雖然水平還參差不齊,但美國還做不到。今年我們將實現全面小康,消除世界最多的貧困,創造世界最大的中產階層和有產階層,邁入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第一方陣,這一切震撼了世界。[全文]
-
不信99.99%脱貧率?因為你的貧窮和他的不一樣
對於江蘇這類地區來講,其經濟發展實力遠遠超越瞭解決底線標準的能力。也正是因此,江蘇的省定貧困線是年收入6000元,比國定貧困線4000元要高出很多。地方政府有能力通過精準扶貧政策體系中的發展性政策和兜底保障政策來解決底線問題,這並不奇怪。[全文]
-
向世界介紹中國共產黨,我會選擇這3個問題
有兩個無可爭議的事實有力地駁斥了對中國共產黨的批評:一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進行了歷史性的可持續發展,使數億人脱貧,使中華民族走向復興;二是經過70年發展,它仍然是中國無可爭議的執政黨。如果世界不瞭解中國共產黨,那麼中共應如何傳播自己的聲音呢?[全文]
-
中國最重要的一項成就仍未被廣泛瞭解,我必須講出來
2019年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的紀念日,我當天整晚都在天安門廣場。我在觀禮台前排觀看了規模龐大的閲兵式,並認真聆聽了習近平主席的兩場講話。在這期間,我接受了中央電視台、中國國際電視台和美國CNN的採訪。這24小時的經歷使我陷入了思考。[全文]
-
當扶貧遇上懶漢:“我房子不好丟的是你們村幹部的臉”
地方政府在直接幫扶項目中給了阿杜家5000元資金,希望他們能夠買羊養殖,大羊生小羊,這樣以後也有比較穩定的養殖收入來源。阿杜到親戚家買了四隻羊,但是他懶得把羊拉回家,幫扶幹部催了很多次,他都藉口有事。後來天氣太熱,四隻羊中有兩隻熱死了,他還是沒有把羊拉回家。[全文]
-
- 資訊 | Information more
-
總書記來了,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
-
【集運王香港】腳踏實地、久久為功
-
笑起來真好看|總書記的話,説到咱農民心坎裏了!
-
我們的傳家寶丨脱貧攻堅精神
-
笑起來真好看丨井岡山上的深情囑託
-
2021兩會 | 新能源汽車天然適應農村市場,小康股份張興海兩會提案獲關注
-
正式解碼!新華社大型紀錄片《中國減貧密碼》重磅上線
-
習近平的扶貧故事第六集:“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
“承諾了就要兑現”這段視頻火了
-
一億人的脱貧故事|第二集:尋路中國
-
莊嚴承諾丨減貧治理的中國樣本
-
【集運王香港】弘揚脱貧攻堅精神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
系列時政微視頻·變遷|鄉村振興——總書記指揮打贏世紀脱貧攻堅戰
-
央視快評丨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是指導打贏脱貧攻堅戰的制勝法寶
-
中國代表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介紹脱貧攻堅成就和經驗
-
【集運王香港】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是指導打贏脱貧攻堅戰的制勝法寶
-
微視頻|答卷
-
脱貧攻堅大型政論專題片《擺脱貧困》第八集 再啓新程
-
第一觀察丨總書記首提“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 揭祕脱貧攻堅戰制勝法寶
-
不同的場景,可自然的舉動都體現着同樣的尊重!這樣的場面讓人感動,贊!
-
-
· 扶貧攻堅戰 ·
-
總書記彎腰頒獎的夏森老人是誰?
-
總書記來過我們家:路通了 人氣旺了
-
這個APP裏有貧困者最直接的聲音
-
“我什麼都沒得到”,村民拒絕簽字脱貧被通報
-
“電子土豆大學”,來了!
-
“大衣哥”又火了:上午捐款了140萬,下午回家賣廢品
-
這個“大眼睛”女孩當選了團省委副書記,常年幫扶貧困生
-
為你代言!杭州一高校為貧困生推銷家鄉土特產
-
王學圻談《十八洞村》:看了本子我知道什麼是精準扶貧
-
除了格鬥,涼山孤兒真沒別的出路了?
-
涼山“懸崖村”藤梯變鋼梯 適齡兒童100%入學
-
你見過省委書記當着媒體唱歌嗎
-
農村淘寶加入雙11狂歡,你想買點啥?
-
新華社記者獲“最悲傷作文”原稿 稱支教老師改寫過
-
涼山來信的“第二頁”
-
最悲傷作文學生:大姐二哥在外打工 每月678元國家補貼
· 世界上最悲傷作文 -
另一封文科博士來信:她們不懷念農村
-
毛主席警衞員回廣東養牛扶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