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觀點 | Opinion more
-
俄羅斯“大歐亞夥伴關係”雖限制重重,但中國該如何應對
以歐亞經濟聯盟為基地,通過嵌入東盟乃至亞太市場,通過基礎設施聯通並整合大歐亞,最終與西向的歐洲整合在一起,從而使俄羅斯成為整個歐亞大陸連接的中心,這是俄羅斯中長期的地緣經濟戰略考量。但這樣一種國際合作戰略的實施也面臨着諸多制約。[全文]
-
墨西哥的婦女節,沒有慶祝,只有抗議
要根除墨西哥女性的不安全感以及改善她們的處境,政府需要更多誠意和努力,有力保障女性基本權利,改善經濟民生。立法和司法機構尤其要切實有為,確保承諾兑現。而改變墨西哥對於女性的傳統偏見更是任重道遠,遠非一時之功。[全文]
-
面對中國,拜登能如何“幫助”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目前正通過世貿組織向中國尋求對澳大麥出口的關税補償。諷刺之處在於,拜登政府延續了特朗普的政策,諸如讓世貿組織上訴機構缺員而停擺,以及對中國出口產品徵收大量不符合世貿組織規定的關税。這些政策破壞了貿易機構和程序。[全文]
-
中企在緬屢遭挫折,誰在推波助瀾?
我們中資企業走出去的過程當中,如何更好地讓當地老百姓真正接納我們?西方資本走出去靠的是堅船利炮,我們的企業走出去應該尋求什麼樣的範式?這是非常值得深入思考的。美英日印等國對待中國企業和中國資本不是採取公平競爭的方式……[全文]
-
俄羅斯主導的歐亞經濟聯盟,首批自貿夥伴為何沒有中國?
越南、伊朗、塞爾維亞和新加坡這四個已與歐亞經濟聯盟簽訂自貿協定的國家,都呈現出經濟規模較小、自貿協定層次較低的特徵,特別是與越南簽訂的自貿協定已生效3年,但雙邊貿易額至今未能突破聯盟對外貿易總額的1%。中國是首批願意與聯盟建立自貿協定夥伴關係的國家,但未得到積極迴應。[全文]
-
這次,印度對中國製造中心地位的挑戰是認真的
不可否認的是,在“印太”框架下,印度確實擁有極佳的發展機遇窗口……在如此有利的條件下,如果印度內部改革取得突破,就能大舉借重美、日、澳聯動之勢,撬動自身跨越式發展所需動能,不斷朝取代中國的總目標邁進。[全文]
-
歐美慌了,開始説中俄疫苗是“政治病毒”
莫斯科和北京將給世界接種的疫苗,不僅能抗擊新冠病毒和美國的“政治病毒”,更能讓輿論假象不攻自破。在這種假象中,自衞者被誣陷為侵略者,而霸權主義的野心和挑釁則是為了捍衞公正的世界秩序。[全文]
-
兩會之後,世界悄然見證人類歷史的“第四次轉折”
僅僅70年,一個人一生的時間,中國共產黨就兑現了承諾。人世間哪有什麼奇蹟,這是中國共產黨正確的政策和理論,是無數中國人民犧牲與奉獻的成果。目前尚健在的人還沒有經歷過世界最大經濟體是中國而非美國的世界,中國在“十四五”期間的發展將對世界經濟產生廣泛、深刻、見微知著的改變。[全文]
-
關於金磚國家合作,俄羅斯“瞄準”何處?
作為金磚國家成員國,俄羅斯對其合作發展具有重要貢獻和影響力,而且保有信心與樂觀。與其他金磚國家相比,俄羅斯擁有先進的戰略文化和強大的大國政治傳統,習慣於將本國視為具有全球重要性的力量中心,並認為有權參與建立和管理國際秩序以及做出重大決定。[全文]
-
在緬華人:現在才體會到,國家安定是多麼重要
我今年也40多歲了,這是我第一次經歷這種事情,心裏也很迷茫,之前一直沒有打算過回去,但這段時間有點猶豫了。才發現在國內習以為常的那些方便,在國外簡直是一種奢侈。[全文]
-
是什麼讓四國峯會從“復仇者聯盟”變成“幽怨者聯盟”?
美方把“四國峯會”當做年底“全球民主峯會”的種子,打造成指向中國的“復仇者聯盟”,保衞“宇宙和平”,結果聲明一出卻成了一個“幽怨者聯盟”——四個小朋友在中國身上都吃過癟,他們躲在牆角幽怨地在牆角畫着圈圈,卻不敢把心中的怨憤説出來。[全文]
-
西方和本土精英合謀,讓蘇東“市民社會”走向失敗
外來資金的牽制也是市民社會無法本土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多數的市民社會援助項目成為地方精英爭食的對象,新興的社會組織也更為關注出資方的選擇與考核標準,並在實踐議題上向其靠攏,而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發展當地成員,或迴應當地社會需求,開闢本土資金來源。[全文]
-
緬甸民眾同軍方衝突,為何拿中企泄憤?
邊貿發達之後,一些假冒偽劣產品走私到緬甸境內,影響了中國的形象;一些中國人的經商手法跟緬甸人的不一樣,也給緬甸人留下了奸商的感覺。不少緬甸人對中國還存在一些誤解,一些主流精英認為中國支持“民地武”,使得緬甸的和平進程難以徹底完成……[全文]
-
又要針對中國了
拜登授意成立的“中國戰略工作小組”的核心任務,是從軍事或美國國家安全的層面上評估與中國“打交道”的可能性,想方設法遏制目前正在西太平洋海區逐步佔據戰略主動地位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海空軍部隊,而並非延伸到全局性的“對華戰略”、“大國競爭”的層次上。[全文]
-
講美國抗疫不力?快禁了這本書!
右媒寵兒貝倫森散佈新冠陰謀論的書,卻在馬斯克和貝索斯護航下大行其道。左派言論遭到美國資本實力的強力壓制,臉書、推特賬號遭封,搜索流量被剝奪。美國在全力控制新冠大流行的責任敍事。[全文]
-
我曾親歷黃巖島事件,有些話必須要説
在許多國際場合我都感覺到,外界對黃巖島事態嚴重關切,但是普遍不瞭解到底發生了什麼,也不瞭解中國人的想法。國際媒體充斥着菲律賓的一家之言,中國被描繪成一個欺負小國的霸道鄰居。[全文]
-
如果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那四國機制就註定會消亡
失敗的多邊合作機制在歷史上俯拾即是,因為這些合作機制往往沒有明確的行動目標。只有當四國機制有一個明確的使命時,這個機制才能長久保存下來。因此,對四國機制而言,確保全面的印太海上安全是其唯一有意義的使命。[全文]
-
一年過去,美國首個疫情“震中”怎麼樣了?
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消息,在美國人口最多的50個縣中,金縣的新冠病毒發病率為第二低,死亡率也較低,每十萬居民中約有五十人死亡,在人口最多的五十個縣中排第六。與其他地區相比,這個地區的低感染率反映了社區的集體意識,以及對科學和專家的信任。[全文]
-
美國放水1.9萬億美元,中國如何抵禦輸入性通脹?
拜登政府再次祭出1.9萬億美元救助計劃,從各國央行到華爾街,從抱團資金到菜市場大媽,所有人都本能地感受到通脹陰影逼近。中國如何運用貨幣和財政政策抵禦輸入性通脹?[全文]
-
拜登上台後,中國外交要有哪些思考?
拜登上台後,美歐在諸多議題上聯合對付中國的局面已經再次形成,中國絕不能誇大美歐之間的分歧,而是需要在與各國普遍保持友好或正常國家間關係的基礎上,進一步重視與地區關鍵國家的關係發展,尤其是關鍵地區的關鍵國家。[全文]
-
- 資訊 | Information more
-
俄外長下週訪華
-
英國欲重返印太,澳前高官:影響在華賣豪車也要搞
-
戒性癮?美警幫槍殺亞裔女性的嫌犯開脱,結果…
-
白宮:都怪特朗普説“武漢病毒”
-
阿富汗特種部隊一架直升機墜毀 機上9人喪生
-
燃燒彈、彈弓…緬甸示威者罕見反擊
-
又一項指控:受賄55萬美元
-
俄駐美大使20日將返俄討論俄美關係前景,白宮迴應
-
共和黨領袖:加軍費,對付中國
-
美警方被指為槍殺亞裔嫌犯“開脱”:對他而言昨天很糟糕
-
俄駐美大使館警告:美領導人聲明使俄美關係面臨崩潰威脅
-
外媒:拜登政府擬定草案,恢復與巴勒斯坦關係
-
加拿大收到通知:即將開庭
-
港府收緊機組人員檢疫措施,美國威脅審查香港航企
-
“我很快就能接種阿斯利康疫苗了”
-
美國撤銷兩家中國電信公司在美運營授權
-
98-0,戴琦出任美國貿易代表
-
法國發現的新毒株,麻煩了
-
我駐南蘇丹使館駁斥“中方要接管朱巴國際機場”
-
中美會談前夕,美國安顧問先跟英法德官員通話
-
-
-
中國青年網紅在海外輿論場應該怎樣?
-
菅義偉當上首相之後,工資漲了多少?
-
共和黨大會?還是特朗普“洗白”大會?
-
特朗普前私人律師:不要相信他説的每一句話
-
特朗普自稱在122度高温下演講:拜登行嗎?
-
風太大看不清提詞器,特朗普靈機一動
-
又雙叒叕被拒!
-
彭斯:不允許民主黨讓美國人少吃肉
-
美國人如何看待“封殺”TikTok?紐約小夥提到了個成語
-
福克斯名嘴唸錯卡馬拉名字還嘴硬:那又怎樣?
-
國運造就企業,企業也造就國運 ——為什麼Tik-tok不能出售美國業務?
-
支持者不戴口罩,特朗普這麼解釋…
-
英國外交部首席官員退休,曾把首相府重要官員打到住院…
-
“圍繞TikTok交易的部分收益要交給美國財政部,這是赤裸裸的搶劫”
-
“抄襲”產品,誹謗攻擊,為了針對TikTok,Facebook都做了什麼?
-
紐約抗議者遭便衣警察強塞進車
-
美國夫婦戴納粹口罩抗議:社會主義要來美國了
-
英國爆發反口罩示威:不戴口罩,不受檢測,不被追蹤
-
白宮和專家信息矛盾時該信誰?福奇:信我
-
“承認耶穌是黑人,否則我會殺了所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