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觀點 | Opinion more
-
一週軍評:烏克蘭“混合戰爭”,對台海有什麼啓示?
最近,烏克蘭局勢再次引起了外界關注,回顧一下烏克蘭衝突的歷程,我們總是聽到一個詞彙——“混合式戰爭”。那麼這種新形式的戰爭究竟是怎麼進行的,為什麼在烏克蘭它陷入了僵持的局面?對於台海問題,又有怎樣的啓示?[全文]
-
中國漲了點軍費,美國跳,印度叫
特朗普壓盟國提高軍費,是為美國減負;拜登拉盟國提高軍費,是為美國幫忙。兩者的結果都是一樣的:美國指望盟國和反華夥伴增加在反華聯合戰線裏的出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壓日印澳和台灣地區大力增加軍費開支。[全文]
-
一週軍評:2000億美元軍費的新時代
本週,中國2021年的軍費預算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得到公佈,在經歷了2020年這個改變世界的關鍵之年後,中國的武裝力量將會如何發展,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是一個全世界都高度關注的話題。[全文]
-
美國航母頻繁進出南海,新聞性不大,針對性很強
之所以長期保持在菲律賓海而不在南海久待,猜測是為了演練在中國“反介入”兵力的環境下,如何更好地介入熱點事件。如果美軍持續這種思路,我們將會看到美航母進出南海的頻次大幅攀升,也許每年會達到數十次。[全文]
-
一週軍評:“邱班長”救不了台軍
本週最重要的軍事新聞,自然是對岸偽“國防部長”換人一事。過去兩年裏,台軍一系列的“改革”在慘淡的留營率和編現比面前宣告失敗,嚴德發也因此背鍋,黯然下台。嚴德發的繼任者“邱班長”是個天天關注台軍“頭皮草皮”的三流領導,自然他也救不了台軍。[全文]
-
真想吸引中國投資,印度必須先做到這兩點
一些中國企業在印度所受的是“三等”待遇,不僅享受不到印度的國民待遇,也享受不到一些西方國家企業和資本所受的待遇。我們是被印度人列入“另類”名單的,有些領域我們是進不去的。[全文]
-
一週軍評:温和的中國是最有力量的
中國政府的力量並不是來自於民眾被煽動而產生的“虛火”,我們是一個建立在全國人民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標基礎上的人民政府,這一點可能是外人所無法理解的,但這已經是我們的一個重要制度優勢。[全文]
-
一週軍評:新春佳節,美軍來了,印軍撤了
美國海軍兩艘航空母艦齊聚南海,再次向西太平洋的周邊國家展示了力量;與此同時,中印兩軍開始了新一次的邊境脱離接觸工作,標誌着中印兩國在邊界的矛盾暫時按下了停止鍵。[全文]
-
“紅旗”拔掉印度的“核牙齒”,對美國嘛…
印度與中國東部人口密集地區相隔西藏、新疆、青海等廣袤而人口稀少的地區。這裏恰好是任何印度導彈攻擊中國東部的中段,是中段反導的理想陣地。但對於中國沿海目標另一側的反導,中段攔截缺乏合適的陸上基地,比較被動,辦法是……[全文]
-
一週軍評:合成“打印”
本週,西部戰區動作不斷。先是新疆軍區某快反部隊的合成團從“圓腦袋”換成了“方腦袋”15式,後有“拂曉雄關”99A再次千里機動奔赴至熱欽山口。隨着新疆軍區完成新一輪編制體制改革,中印邊境的機械化部隊正迎接一次大規模機械化裝備換裝。[全文]
-
一週軍評:俄羅斯第二種五代機?
當年“極限工程”的“紅色黑鳥”夢,或許要由另一個紅色大國來實現了——目前變循環發動機正是這個大國“發動機專項”項目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分支,而這個大國的國家科研機構在超音速渦輪、超音速燃燒室等“新原理髮動機”方面也已經官宣取得突破。 [全文]
-
中國海軍添“新兵”了?但只想保持低調
沒有公開資料表明中國的水下滑翔器的研究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已知2016年時中國漁民在南海撈上美國施放的水下滑翔器,中國還進行過抗議。不管是不是受到美國設計的啓示,現在中國的水下滑翔器已經進入實用了,首先在南海發現並不奇怪。[全文]
-
一週軍評:荒唐的對華戰略框架
特朗普當局在行將換屆之際,突然解密了《美國印太戰略框架》。這份文件諸多觸碰紅線之處無疑將是特朗普為拜登埋下的最大的雷區,但過於荒唐且無法執行的綱領影響了文件的政治權威性。另外一條重要的軍事新聞,則是朝鮮突然又舉行了閲兵儀式……[全文]
-
從“戰略忽悠”到“友邦驚詫”,殲20做到了!
當“黃田壩機場出現一架新戰鬥機”的消息在論壇中不脛而走時,大家的第一反應不是激動,而是懷疑,不少人懷疑照片是PS出來的。某境外軍事雜誌主編“平可夫”甚至賭咒發誓“中國造出四代機我就停刊”。[全文]
-
中國是產能過剩,還是需要戰略性投資?
我們需要有一個理論的架構來理解中國經濟未來幾十年社會資源配置的宏觀格局,在今天發展的階段中,我們可以梳理一下我們中國可能產生的這些需求,除了老百姓的生活需求之外,下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的基礎性、戰略性資產積累的需求都在什麼地方。[全文]
-
一週軍評:這個火箭軍明明超強,卻“過分謹慎”
本週,裝備國產太行發動機的殲-20戰鬥機首次亮相,關於這種戰鬥機的性能和新的特性,自然成了大家關心的話題。74集團軍在新年開訓時首次展示了正式列裝的新型箱式火箭炮,它的射程能夠有效覆蓋台灣全島,那麼火箭軍的任務又是什麼呢?[全文]
-
我軍現役軍官終於也要走職業化道路了?
曾有外國軍官訪問團來上海訪問,得到我方一位軍官體貼入微的接待,對方非常感動、連連致謝,並詢問他的任職經歷。當聽説這位軍官近30年一直在同一個單位、從事同一個崗位,外國軍官都感到十分詫異……[全文]
-
一週軍評:浩瀚的太平洋 唯有山東艦在遠航
按照美軍的經驗,如果我軍想要滿足003的值班訓練需求,那麼至少要構建3個艦載航空兵團/旅,採購4個航空兵團至少96架艦載機。考慮到003號航母下水成軍尚需時日,而且新的艦載機將會是下一代戰機,我軍在003下水前是否會進一步擴編海軍航空兵,還需要取決於海軍對於資源傾斜的取捨。[全文]
-
一週軍評:軍迷們最期待的永遠是未來
對手主要武器整整三十年沒有換代的局面,是一個難得的歷史機遇,是一個特例。但這也沒什麼,過去三十年中國軍事工業和科研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今天我們實力更強了,經費更充裕了,熱愛國防事業的年輕人更多了,我們應該對未來更有信心。[全文]
-
一週軍評:“髪國人”的大航母夢
美國海軍開始考慮在以澳大利亞為核心的海域裏設置第1艦隊的新編制,法國和中國的新一代航母建造也都取得了各自的進步。2020年即將過去,圍繞大國競爭時代的世界海上力量比拼,幾個大國都在進行自己的緊張準備。[全文]
-
- 資訊 | Information more
-
“鬼怪”落幕,日本成東亞第一個“全三代機”國家
-
印度一架米格-21戰鬥機墜毀,一名上校身亡
-
美軍向日本增派F-22
-
美國上將:朝鮮近期或將測試新洲際彈道導彈
-
鮑里斯宣佈增加英國核武庫 卻又扯上了中國
-
以色列導彈再襲大馬士革 敍防空部隊攔截成功
-
服役65年的台“永德”號掃雷艦退役
-
安裝新機翼後,CR929模型完成風洞試驗
-
北約最大年度軍演開幕
-
巴基斯坦再次同意延期交付T129
-
3月第11天 解放軍軍機再赴台西南空域
-
英國考慮增加核彈頭數量
-
南海艦隊官兵紀念“3·14”海戰
-
英國會報告:若發生英俄坦克對戰,英軍要輸
-
烏克蘭軍官醉酒駕駛汽車開上跑道,撞毀一架戰鬥機
-
為削減預算,美國又想退役核航母
-
烏克蘭東部大規模交火 烏軍大舉向東烏增兵
-
美驅逐艦穿航台灣海峽,東部戰區:全程伴隨跟監
-
韓美就分擔軍費達成最終協議 韓國多掏13%
-
首艘量產型885M潛艇今年末將交付俄軍
-
-
-
神仙操作!兵哥哥5米外手槍射釘子
-
東風快遞,“狗糧”必達!
-
@東風快遞 昨晚又皮了,央媒瘋狂暗示...
-
駐日美軍F35撞鳥受損,200萬美元
-
7歲男孩為執勤武警送牛奶 周圍羣眾大喊“收下”
-
停站半小時 乘務員母親狂奔1公里見武警兒子
-
剛剛,中國“最強快遞”上線了…
-
日本海自士官-7.5℃裸奔被捕
-
印度空軍出官方手遊 可一鍵報名參軍
-
英核潛艇差點撞上客輪,軍方調查
-
世界上最好的潛艇文物維修
-
西藏軍區炮兵列裝新型車載加榴炮
-
正在直播!
-
航展公眾日第一天,人山人海
-
夜話航展:小白初體驗,除了驚呼還有些話想説
-
航展第二日 內部展館走起!
-
航展第一天 跟着觀網來逛逛!
-
新槍新炮新戰車:觀網小編帶你探館
-
上海南京東路,武警用身體組成“人牆紅燈”
-
烏克蘭國防系統賬號admin,密碼123456
-